内行星(金水)与太阳的会合周期(Synodic Cycle)

本文图片和内容主要摘自Demetra George的Ancient Astrology in Theory and Practice (Volume One)。

金星和水星距离太阳的最远距离(“远日点”)分别是48度和28度,也就是1-2个星座的差异,所以金水与太阳不会形成刑冲和三合相位。但是在一个周期内,金水会和太阳合相两次:“内合相”(inferior conjunction)和“外合相”(superior conjunction)

当内行星的运行轨道处在太阳轨道和地球轨道中间时是“内合相”,这时内行星距离地球更近,而且总是处在逆行的状态。从地球的视角看,当内行星的轨道看起来在太阳之外时是“外合相”,这时内行星是顺行的状态。下图内圈标注了内行星的内合相和外合相。E代表地球,内外合相的差别用的是地心视角。外圈标注的是外行星与太阳合相和对冲的相位。

与外行星的运行周期相比,内行星的周期多了两个环节:“晨落”和“夜升”。

A点:金水的新运行周期开始于逆行状态下的与太阳“内合相”(inferior conjunction)。

B点:内合相以后,金水与太阳距离加大。当到达距离太阳15度的临界点时为偕日晨升,行星脱离太阳光束在早上的东方星空可见,开始“晨星”阶段。

C点:金水停滞转顺行后趋向早晨星空中距离太阳最远的C点。

D点:在日间星空中到达远日C点后,金水与太阳的距离开始缩小,看起来就像是要返回地平线落下一样。在距离太阳15度的时候“晨落”不可见,晨星阶段结束。

E点:金水在顺行且不可见的状态下到达第二次的与太阳“外合相”(superior conjunction)的E点。之后金水与太阳的距离加大趋向15度的临界F点。

F点:金水距离太阳15度,在日落后不久的西方天空“夜升”可见,开启“夜星”阶段。

G点:在夜空中到达距离太阳最远的G点后,金水与太阳的距离开始逐渐缩小,向地平线方向落下。

H点:在金水距离太阳约15度停滞后转逆行,进入“夜落”阶段,最后消失在夜晚的西空中不可见,“夜星”阶段结束。在逆行不可见状态下,金水趋向内合相的A点开启一个新周期。

在大部分周期里,金水的逆转顺和顺转逆发生在偕日升落前后。但有时候时间差异较长。停滞可能发生在偕日升落之前或者之后。

水星相对太阳的运行周期是116天,每年逆行三次,每次是20-24天。金星的周期是584天,大约每1年半逆行40-43天。

金水在不同阶段的运行速度标注在图片的外圈。

Leave a Comment

en_USEnglish